◎ 杨学东
与书为伴半个多世纪的张云贵,一直沉浸在充实又美妙的书香世界。
从小爱读书
家里的藏书有近万册
年73岁的张云贵是个书迷,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始终与书香为伴。在他的书房里,书占据了房间的大部分空间,从书架到书桌旁的书堆,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书本,书柜里更是整整齐齐地收藏着他曾经读过的各种书籍。张云贵说,自己逛书店从没有空着手出来,现在家里的藏书已有近万册,从专业的工具类读本到文学、诗词、经典名著,种类繁多。
张云贵出生于泽州县巴公镇柳坡掌村,从小就对读书十分痴迷,放学后去田里干活,每次都会带一本书,干活累了休息的时候,别人都在嬉戏闲聊,只有他在如饥似渴地读书。那个年代,能够读到的书籍非常有限,只要是发现一本新书,张云贵都要借来仔细阅读。让他印象最深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是《小城春秋》,书中的情节惊心动魄,富于传奇色彩。因为爱读书喜欢钻研,对张云贵的工作帮助也很大。1964年,张云贵参军成为一名工程兵,后被选送到清华大学深造,攻读供热与通风专业。当时,凡是涉猎到的专业,他都要潜心钻研,抽出时间查阅各种书籍。上世纪八十年代转业后,他进入市建设局成为一名工程师。城市建设涉及道路、建筑、供热、煤气、给排水等,张云贵“缺什么补什么”,工作之余,翻阅了大量与工作相关的书籍资料。1988年4月,市里计划上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要求建设部门对项目进行前期调研。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四处查找资料,先去了太原,太原没有他又去了北京,最终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找到了《氧化塘生物污水处理工程》一书,又用半年时间完成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晋城建市之初,张云贵又牵头组建成立了晋城市土木建筑学会,通过办《晋城建筑》刊物、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人才,提升了人员素养。如今,400多个会员活跃在我市建筑领域。
带动家人阅读
荣获省“书香之家”称号
在张云贵的书橱里,有一沓读书笔记,里面全是他自己亲笔书写的日记,内容包括从1962年初中毕业到军旅生涯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日记以诗词的方式呈现,清晰的字迹间能让人感觉到他书写时的用心和虔诚,手写的文字给人一种真切的感觉,字体间孕育着的阅历和性格隐隐而现。“一片树叶浸染一个季节”。几十年来,沉醉于书香之中的张云贵用自己的阅读习惯,更是影响了家庭的每个成员,妻子、儿子、孙子也把读书当做生命中的灯塔,从中体验着读书的乐趣,收获着读书的成果。受张云贵数十年耳濡目染,妻子崔馥香这个很少碰书的农村女性也捧起自己喜爱的书籍。“文学的、专业的咱不看懂,《妇女之友》《山西老年》讲的那些道理、教人做事的文章咱看了也受启发。”她说,读书使她心里更亮,做事更明事理了。在长辈们的熏陶下,张云贵的三个儿子也都把读书当做第一爱好,成家立业后,三个小家庭都把读书养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去年,在热力公司工作的二儿子张金涛过生日,儿媳梁秀丽专程到新华书店买了一套文学名著作为礼物,希望通过阅读经典调剂忙碌的工作,这样的贴心之举受到全家人的点赞。三儿子张金湛从事煤气管理,妻子是中学老师,每月一发工资先到书店购书,两口子每年光花在购书上面的钱就得三四千元。在张云贵家,购书可以说是和生活用品同等重要的必须开支。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张云贵一家喜获山西省“书香之家”称号,并入围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评选。据了解,这次评选活动,我省每个城市有两个名额,经过考察和综合对比,张云贵家庭成为我市获此称号的两个家庭之一。
编书出书
退休后始终与书香为伴
读书的人是幸福的。与书为伴半个多世纪的张云贵,一直沉浸在充实又美妙的书香世界。无论工作多忙,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读书创作。这些年,他创作的诗歌、散文有几百篇,有记录亲情、友情的,有游记,散文系列的有《赶会》、《山菊花》、《北京的麻酱面》、《感受清华》等,诗词有《参观韶山》、《苏州感悟》、《武汉长江大桥观感》等,有些还在《山西日报》、《山西文学》等十多家报刊发表。为了学写律诗,张云贵曾特地跑到太原诗词学会,寻得一本《诗词入门》,通读细嚼几十遍,几乎把书翻烂。退休后,张云贵仍继续主持土木建筑学会日常工作,并主编《晋城建筑》一书。每有闲暇,张云贵也会回到巴公镇柳坡掌村,在街头巷尾盘桓,回忆往昔岁月。柳坡掌村民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除了务农种地,就是以榨油、换油为主,村里油坊炒麻籽的浓香、榨油人的喊声、换油人的吆喝声,以及油篓子、挑麻籽的担子……都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记忆,柳坡掌换油人的名声响遍了晋城。张云贵和村里的乡亲们畅谈往事,叹息于很多人文信息、民俗文化的消失、湮没,遂萌生出要为家乡编撰文稿的念头。
2016至2017两年时间,张云贵先后主编了《柳坡掌纪事》和《柳烟深处》两本书,从村庄概况、来历、人文简史到学校、医疗、煤矿、戏曲、历任村干部、大事记、在外工作人员等等,基本囊括了村中要点,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柳坡掌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的奋斗历程,唤醒不少离乡人沉睡的故土记忆,让柳坡掌的村落文化得以传承。
闲暇的日子里,张云贵还把自己历年创作的诗文重新整理,于2015年出版《岁月悠悠》一书,该书近五十万字。“得意不知天地小,赋闲方感权力大;仅为真理人不识,晨待鸡犬晚浇花”、“百年寒暑百年冬,雨暴风狂愈峥嵘;学生指点赞不绝,成梁并非一日功”……他的作品捕捉了许多社会题材,都是与他的人生经验、社会经验相关的,皆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情感和心声的自然流溢,通俗、真实、有哲理、可读性很强,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好评。时任《山西文学》编审的张承信阅读后点评说:“云贵的诗,是心路历程的写真,在这些历史的碎片上,映照着鲜活与生动的人生”。我市著名作家卓然评价他是“一位事业心很重的诗人,以诗人的气质去干事,赋事业以诗质,事业的巅峰必然风光无限,诗也随着事业的腾飞而超拔,旖旎于生命的峰巅。”后来,张云贵加入中华诗词学会,同行们都赞他是“建筑圈里的‘文学家’,文学圈里的‘建筑家’”。有人说,张云贵一生经历了三个阶段:读书,用书,出书。唯一不变的,是他持之以恒地读书。从高品位、高质量的文化生活中愉悦身心,汲取营养,陶冶情操。书香的深处,是智慧,是顿悟,是由繁化简游刃有余。始终与书香为伴,人生便达至一种清朗而寂寥的境界。
自《太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