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学
土木建筑,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在我国源远流长。从秦砖汉瓦到钢筋混凝土,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在现代城乡建设中,更不能缺少它的支撑。可以说,它是我们当今整个建设事业的地基。而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和土木建筑学会,则是把这个地基打入地层深处的强有力的打夯机。
1985年,随着市管县体制改革,晋城市应运而生。建市之初,百业待举,城市建设更是一片空白。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也给我市的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道沉重的课题。对他们来说,城市规划、建设不仅仅是一些建筑物的摆放,更应该体现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因为一个城市属于今天,也属于明天,属于未来。共同的责任感、共同的追求与理想,逐渐使我市的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走到了一起。
1989年8月25日,晋城市土木建筑学会在阵阵鞭炮声中成立了。学会明确提出其指导思想是:面向经济建设,促进科技进步。其基本任务是: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科技问题,特别是在研究和推广新的应用技术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学术论证和科技咨询服务;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沟通科技信息,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生产技术经验,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行业技术进步,为我市经济和城乡建设服务。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成立的市土木建筑学会拥有单位会员20个,个人会员142人。分别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虽然人才荟萃,知识密集,但由于是学术性群众团体,既无财力、物力,又无专职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学会的同志们依旧热情不减,他们相信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他们多方努力下,各项工作逐步步入正轨。
10月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学会会刊《晋城建筑》正式出版了。它作为联系会员的纽带和对内对外的窗口,以其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专业性引起了省内外建筑学界和广大会员的关注。从此,会员们纷纷拿起笔来撰写论文,针对我市城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今后的建设、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把国内国外有关土木建筑方面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引进来为我所用。如此坚持不懈十多年,学员共交流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耿兆统的《试论注浆加固建筑地基》、崔御风的《灰土桩——杂填土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初探》等23篇被评为省、市两级优秀论文。省土木建筑学会、市科协以及社会各界对《晋城建筑》给予很高评价,称它为我市建设领域的一枝科技奇葩。
如果说办会刊是学会维系会员关系、沟通信息、提高学术水平、加强会员向心力的手段,那么,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则是学会发挥人才和知识优势,造福社会的重要举措。学会也正是以自身的优势、优良的服务赢得了社会认可。一次,泽州县北义城乡东张村硫铁矿的竖井开挖工程,在挖至地下40米时遇到流沙层,迫使开挖中止。学会常务理事、高级工程师耿兆统听到消息后,带领加固处的同志们迅速赶到现场,在40米深的井下钻孔,向流沙层内注浆,经过短短两天时间,就将流沙治服。十多年来,学会先后为市煤炭局、江淮厂等单位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数十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然而,学海无涯。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革命风起云涌,新技术、新知识,日新月异。不时时充电、时时更新就会落伍。为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学会主动出击,组织会员走出去。先后考察了西安古建设计与施工、泰山氧化塘、深圳科技、北京全国建材与市政环保产品,还参加了美国第35届建设年会和城市建设考察以及承德、北京组织的建筑节能、建筑技术交流考察活动。不仅增加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而且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管理,为我市建设领域吹进了一股新风。
11年辛勤的耕耘,赢得硕果累累。可以说,我市城乡面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一砖一瓦都凝结着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学会多年被省土木建筑学会和省、市科协评为先进集体,1993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先进学会”称号。荣誉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会员逐年增多,如今学会已拥有单位会员30个、个人会员400余人。学会真正成为了党和政府联系全市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的桥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新的世纪,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学会决心以新的面貌、新的内涵、新的水平,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晋城。今年,一方面继续出版《晋城建筑》,另一方面还要编纂《晋城市土木建筑优秀学术论文集》和《晋城市优秀建筑作品集》两本书。目前学会秘书处已开始向社会征集稿件。
我祝愿他们成功。我也相信,市土木建筑学会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01年3月11日 《太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