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学东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几乎保存了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表文物,一座座古城犹如广袤的全景历史博物馆。生活在这片土地,自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看得多了便有了一种细微、沉浸的感觉,这感觉如影随形,既有耳畔回响着岁月的风声,又有脑海萦绕着信念的牵引,更有一种“过眼云烟窥物外,凭栏花鸟又枝头”的风景!
暮春时节,漫步于太原古城和忻州古城,游走在承古抱今的各个街区,欣赏精致典雅的建筑风貌,似曾相识又独具特色。夕阳下的太原古城,悠悠古韵驻守于壮观的碧瓦雕檐上,流年盛世的浅吟低唱让人沉醉眷恋;细雨中的忻州古城,市井百态铺陈于清晰的明清脉络中,沧桑岁月的烟火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太原古城因年初贺岁档电影《满江红》而走火,有了“一城看山西,一街五千年”的美誉。丽是正月里看过电影来逛古城的,作为东道主自然是当仁不让的讲解员。李教授立刻纠正,古城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或民国时期,只能代表某一个时间点,“文化的传承是五千年的延续吧?”丽的反诘温柔而坚定。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学生时代,平遥古城自然就搬上了餐桌,工作后的几次聚会都在那里流连。太原古城对标平遥古城,一个是阅读式,一个是沉浸式,性情温和的班长悠悠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凡古城,都有周密的规划,完整的体系,遵循儒家传统思想,赋有文化职能,宗教寺观、学宫坛庙,都成了今天的名胜古迹,可以重点观赏一下。
古城入口设置有迂回的游客通道,我们到达时却是开放的,丽说大概是受忻州的影响,以前是有二十元门票的。忻州古城全天候开放,停车免费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大量游客,看来服务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进入古城立刻就有了穿越感,寻觅着剧中人物行走的深宅窄巷,印象中戏曲小调渲染的紧张和娱乐氛围被熙熙攘攘的游客取代。走马观花的经过县衙、布政分司署、文庙、关帝庙、城隍庙、王琼府等,古代文化的全新呈现在脚步的丈量中承接,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感受和不同的见解。晚霞在光影变换中勾勒着古城的轮廓,亭台楼阁、轩榭廊舫恍若掩卷修身的文人极具诗词画意,身着古装的民俗风情舞蹈表演更多了一层意境的美感。
太原古城又称“凤凰城”,西依龙山,东视汾河,是一座依山傍水,街巷肌理完善的城池,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了太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虽然是在遗址上复建的,依然可以作为有着1700多年文化积淀的古晋阳的缩影。丽的解说完全印证着班长的言论。作为山西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文物随处可见。逛古城,就是阅读厚重的历史,李教授从唐宋风骨讲到明清雅韵,把古人的“高配版本”解读的有滋有味,让我们大开眼见。我想,文化自信就应当是这般对历史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地域文化由衷地喜爱和宣传。
太原到忻州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有了丽的前期铺垫,未到忻州古城温暖就在心中升腾。雨落情长,清凉的空气中氤氲着满怀的期待。车子从高大的城墙下驶过,砖石垒砌的城墙独具个性,特别是那大小不一的石条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令人叹为观止。古人是如何让一条条沉重的石条形成坚实的合力,去承载那十多米高城墙的重力呢?没有建筑知识的支撑,我只能泛泛地归结于工匠精神的专业。
忻州古城的口碑果然是名不虚传,足量的停车场方便南来北往的游客进出通行。在北门仰望城楼,“晋北锁钥”门匾高悬楼顶层檐下,按当地人的解释:“晋北锁钥”四字的含义是“晋省北门之锁钥”,又是“忻南石岭、北忻口形势如锁钥可守”之意,足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路向南,“来五台山下享受自在生活”的宣传语数次进入眼帘,在佛学大辞典中,“自在”又作无碍、纵任,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而这样的自在,自古城随处飘散出的烟火气息可以感知。
踩着青石板的路面,徜徉于古意融融的泰山庙街,各种小吃清香扑鼻,刺激着味蕾。从财神庙、关帝庙出来,就近到一家包皮面小餐馆用午餐。据餐馆老板介绍,古城内的餐饮都是经过严格甄选后进驻的,菜品都是纯正的晋北风味,每一个店铺代表每一个晋北县城地方饮食,且独此一家,绝无二店,明码标价,细节公示,鲜明的本地特色、镌刻着本地文化烙印,不仅市民喜欢,就连外地人也有不少是冲着美食而来的。言语中的坦然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这大概就是一种“自在”的外露吧?首次到忻州古城,秀容书院是必去的打卡地,所谓“一座秀容城,半部忻州史。”老板热心的指点,往南走出了巷子就是秀容书院了。
追溯历史,忻州古称秀容,在春秋时期,属晋国所辖,而发展到战国时期,又归赵所辖属,一直延伸到秦汉时期归太原郡所属。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秀容书院幽静雅致,细雨朦胧中绵亘千年的文化气息蔓延在纵横的街巷,让人觉得宁静安然,移步换景,举目成趣,处处弥漫着古朴且浪漫的气息。秀容书院属于忻州的文脉所在,犹如程颢书院之于晋城,为忻州第一所学府;园林景观和文化气韵和谐交融。书院博物馆门前的对联“村男于耜,村女于裳,古风犹及今时见;城外山河,楼中书卷,一般不厌百回看”让我印象深刻。城外山河是自然实景,楼中书卷,是文脉的存续,需要千年养成,这是根植于城市记忆中的文字表达。
与太原古城的平坦不同,忻州古城地形高低错落,别有洞天。秀容书院位居古城制高点,拾阶而上,步步登高,在中院的文昌祠拜谒,到上院的凌云阁远眺,岁月洗礼,老而弥新。正是这种既有历史的沧桑又兼具时代风华的气质,让古城熠熠生辉。太多的故事在历史的足音中回响,厚重的文化在古城的活化中续写。这种专属于古城的独特历史文化和生活气息是忻州古城游客爆棚的优势所在。在文旅快车的赛道上,大片特色建筑被改造成了千篇一律的酒吧、饭馆、民宿,千篇一律的依葫芦画瓢产生出审美疲劳,尽管古城难免存在相似性,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说可讲的故事很多,像忻州古城这样保留自身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才是魅力所在。
一座座饱经岁月沧桑的古城、一条条承载时光密码的街巷,因历史的雕刻与文化的浸润而变得如老酒般韵味绵长、如璞玉般浑然天成;在新时代的春风中绵延千年时光,重现出了盎然生机。走过诸多的古城,真正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与时代记忆的才会有“欲知风味不能尽,此卷长留天地间”的眷恋和向往。